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中国石油石化科技书城网上书店
 图书搜索    组合搜索
  标准.图集搜索     
 欢迎登陆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立正管理书系-6S实战手册  |; 中国石油“十五”科技进展丛书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进展  |; 安全工作指导书-安全员工作实务  |; 井下作业实用数据手册  |;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工程材料  |;
  w 应急处置基本知识与实战技能-第一时间挽救生命
w 近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w 钻采工具手册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二册)-炼油设备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六册)-电气设备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三册)-化工设备
w 石油地质学 (高教)
w 世界石油年鉴(2004)
w 石油工人岗位知识读本-井下作业
w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第二版)

           更多.....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 工程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综合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开发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勘探卷
· 油库安全技术手册
· 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
· 水泥生产技术丛书-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治理
· 电力安全监督300问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问答
· 灾害事故现场急救
           
            更多.....
所属分类:化工 -> 材料

分析化学
作者:司学芝
                   
ISBN:978-7-122-07119-7
单价:28
出版社:化学工业
出版日期:2010-2
版次:1-1
页数:237
装帧:平

开本:16
译者:
 点击1068次
 
   

内容介绍
    根据分析化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实践的需求,本书共有9章,以化学分析为主,只介绍部分光度分析(吸光光度法)的内容。考虑到读者的认知规律,从内容安排上,第1章为定量分析化学概述,包括定量分析的全过程、分析结果的表示及对结果的评价以及滴定分析法概述;第2章介绍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3~6章介绍滴定分析;第7章介绍重量分析;第8章为吸光光度法;第9章为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在该章还介绍了一些新型分离技术,如固相、液相微萃取,超临界萃取,液膜萃取分离法等。为了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以及总结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章后附有学习要点、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轻工、化工、环境、材料、生物工程等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

目录
绪论
0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02分析方法的分类
021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022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023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0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11定量分析过程
111取样
112试样的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113干扰组分的分离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114分析结果的表示及对结果的评价
12滴定分析法概述
121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特点
122滴定分析法分类
123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24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25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11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12真值、平均值、中位数
213准确度与误差
214精密度与偏差
215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216极差和公差
21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2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221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222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
23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231t分布曲线
23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33显著性检验
234可疑值的取舍
235质量控制图
*24误差的传递
241系统误差的传递
242随机误差的传递
243极值误差
2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51有效数字的含义及位数
25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25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26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26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62相关系数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酸碱滴定法
31酸碱质子理论
311酸碱的定义
312酸碱反应
313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与离子积
314酸碱的强弱
32酸碱体系中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
321一元弱酸(碱)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分布
322多元弱酸(碱)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分布
33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31质子条件
332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33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
334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34酸碱指示剂
34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4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4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主要因素
344混合指示剂
35一元酸碱的滴定
351强酸强碱的滴定
352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36多元酸、混合酸以及多元碱的滴定
361多元酸的滴定
362混合酸的滴定
363多元碱的滴定
3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71直接滴定法
372间接滴定法
373计算示例
38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81酸标准溶液
382碱标准溶液
*39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391非水滴定中的溶剂
392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393非水滴定应用示例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配位滴定法
41概述
42EDTA及其配合物的稳定性
421EDTA的性质
422EDTA的螯合物
4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431EDTA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43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433条件稳定常数
44配位滴定法的原理
441滴定曲线
442单一离子体系准确滴定的条件
443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和酸效应曲线
45金属离子指示剂
451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52金属离子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453常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
46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461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
462掩蔽和解蔽
463选择其他配位剂滴定
47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471直接滴定法
472返滴定法
473置换滴定法
474间接滴定法
48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9配位滴定结果的计算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51氧化还原平衡
511概述
512条件电极电势
513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
514滴定分析对平衡常数的要求
5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52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
522反应物浓度
523温度
524催化剂和诱导反应
5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31滴定过程中电极电势的计算
532滴定曲线
54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541自身指示剂
542专属指示剂
543氧化还原指示剂
55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551预氧化剂或预还原剂的选择
552常用的预氧化剂与预还原剂
56高锰酸钾法
561方法概述
562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63KMnO4法应用实例
57重铬酸钾法
571方法概述
572重铬酸钾法应用实例
58碘量法
581方法概述
582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
583碘量法应用实例
59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591硫酸铈法
592溴酸钾法
593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法
510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沉淀滴定法
61沉淀滴定法概述
62银量法确定终点的方法
621莫尔法
622佛尔哈德法
623法扬司法
63沉淀滴定法的应用与计算示例
631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
632银合金中银的测定
633混合离子的滴定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重量分析法
71重量分析法概述
71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712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7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1溶度积
72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73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
731沉淀的类型
732沉淀的形成
74沉淀的纯度
741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742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75沉淀条件的选择
75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5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753均相沉淀法
76有机沉淀剂的应用
761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
762生成缔合物的沉淀剂
77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
771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772应用实例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吸光光度法
81方法概述
811比色和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812光的基本性质
813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82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821朗伯比耳定律
822偏离比耳定律的原因
83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831光源
832单色器
833样品池
834检测器
835信号显示系统
84显色反应及其显色条件的选择
841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842显色条件的选择
843显色剂
844多元配合物
85光度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851仪器测量误差
852测量条件的选择
86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861试样中微量组分的测定
862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示差法
863光度滴定法
864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865配合物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866双波长吸光光度法
*87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87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872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91概述
92沉淀分离法
921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922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923共沉淀分离和富集痕量组分
93液液萃取分离法
931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932重要的萃取体系
933萃取条件的选择
934萃取分离技术和应用
94离子交换分离法
941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
942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
943离子交换分离操作
944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95液相色谱分离法
951纸色谱
952薄层色谱分离法
96其他新型分离技术
961固相微萃取
962液相微萃取
963超临界流体萃取
964液膜萃取分离法
本章要点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表1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附表2弱酸及其共轭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附表3常用缓冲溶液
附表4酸碱指示剂
附表5混合酸碱指示剂
附表6氨羧配位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mol·L-1)
附表7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表8金属离子的lgαM(OH)
附表9校正酸效应、水解效应及生成酸式或碱式配合物效应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附表10标准电极电势(18~25℃)
附表11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φ)
附表12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
附表13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文献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轻工、化工、环境、材料、生物工程等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

书评
本书是在充分考虑了教学改革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并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工科类不同专业的需求以及读者对问题的认知规律,汲取国内外现有同类大多教材的优点,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充实后而形成的。
中国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经济开发区龙腾大厦大庆油田三合科技书店有限公司   邮编:163458

电子邮件:iaibook@sohu.com     客服电话:0459-5994976


 
                                                       客服时间:周一 至 周六 7:30-19:30   客服QQ: 41094780

                                                         Copyright© 2006 大庆油田三合科技书店有限公司   黑ICP备2022008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