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中国石油石化科技书城网上书店
 图书搜索    组合搜索
  标准.图集搜索     
 欢迎登陆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立正管理书系-6S实战手册  |; 中国石油“十五”科技进展丛书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进展  |; 安全工作指导书-安全员工作实务  |; 井下作业实用数据手册  |;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工程材料  |;
  w 应急处置基本知识与实战技能-第一时间挽救生命
w 近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w 钻采工具手册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二册)-炼油设备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六册)-电气设备
w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三册)-化工设备
w 石油地质学 (高教)
w 世界石油年鉴(2004)
w 石油工人岗位知识读本-井下作业
w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第二版)

           更多.....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 工程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综合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开发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勘探卷
· 油库安全技术手册
· 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
· 水泥生产技术丛书-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治理
· 电力安全监督300问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问答
· 灾害事故现场急救
           
            更多.....
所属分类:石油 -> 石油教材 -> 高等教育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1卷)
作者:成大先
                   
ISBN:978-7-122-01408-5
单价:13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
版次:5-28
页数:1672
装帧:精装

开本:16
译者:
 点击1014次
 
   

内容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塑料制品与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是在总结前四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及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四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内容取舍和编排体系;强调准确性,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标准、规范和其他权威资料,设计方法、公式、参数选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设计举例来自工程实践;反映先进性,增加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最新的标准、规范,广泛收集了具有先进水平并实现标准化的新产品;突出了实用、便查的特点.

目录
第1篇 一般设计资料
第1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1-3
1常用资料和数据1-3
字母1-3
国内标准代号及各国国家标准代号1-4
机械传动效率1-5
常用材料的密度1-6
松散物料的密度和安息角1-6
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1-7
摩擦因数1-8
金属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1-10
材料线胀系数αl1-10
液体材料的物理性能1-11
气体材料的物理性能1-11
2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1-12
2.1法定计量单位1-12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SI词头(摘自GB 3100—1993)1-12
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摘自GB 3102.1~3102.7—1993)1-12
2.2常用单位换算1-30
长度单位换算1-30
面积单位换算1-30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31
质量单位换算1-31
密度单位换算1-31
速度单位换算1-32
角速度单位换算1-3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1-32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33
压力单位换算1-33
力单位换算1-34
力矩、转矩单位换算1-34
功、 能、热量单位换算1-34
功率单位换算1-35
比能单位换算1-36
比热容与比熵单位换算1-36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36
热导率单位换算1-36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之一(摘自GB/T 1172—1999)1-37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之二(摘自GB/T 1172—1999)1-38
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38
3.1优先数系(摘自GB/T 321—2005、
GB/T 19763—2005)1-38
3.2优先数的应用示例1-41
4数表与数学公式1-44
4.1数表1-44
二项式系数np1-44
正多边形的圆内切、外接时,其几何尺寸1-45
弓形几何尺寸1-45
4.2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摘自GB 3102.11—1993)1-46
4.3数学公式1-51
代数1-51
平面三角1-55
复数1-59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1-60
常用曲线1-61
几种曲面1-65
微积分1-66
不定积分法则和公式1-67
定积分及公式1-69
微积分的应用1-70
常微分方程1-74
拉氏变换1-75
应用拉氏变换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1-77
传递函数1-78
矩阵1-78
常用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位置1-87
5常用力学公式1-89
5.1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公式1-89
运动学基本公式1-89
动力学基本公式1-90
转动惯量1-92
一般物体旋转时的转动惯量1-93
常用旋转体的转动惯量1-100
5.2材料力学基本公式1-101
主应力及强度理论公式1-101
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1-107
截面力学特性的计算公式1-110
各种截面的力学特性1-111
杆件计算的基本公式1-119
受静载荷梁的内力及变位计算公式1-123
单跨刚架计算公式1-144
5.3接触应力1-147
5.4动荷应力1-151
惯性力引起的动应力1-151
冲击载荷计算公式1-153
振动应力1-154
5.5厚壁圆筒、等厚圆盘及薄壳中的应力1-155
厚壁圆筒计算公式1-155
等厚旋转圆盘计算公式1-157
薄壳中应力与位移计算公式1-157
5.6平板中的应力1-160
5.7压杆、梁与壳的稳定性1-168
等断面立柱受压稳定性计算1-168
变断面立柱受压稳定性计算1-175
梁的稳定性1-175
线弹性范围壳的临界载荷1-180
第2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1-1811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新一代精确铸造技术1-181
2常用铸造金属的铸造性和结构特点1-190
铸铁和铸钢的特性与结构特点1-190
用灰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制造汽车零件和钢锭模的技术经济比较1-192
常用铸造有色合金的特性与结构特点1-194
3铸件的结构要素1-195
最小壁厚1-195
外壁、内壁与筋的厚度1-196
壁的连接1-196
壁厚的过渡1-197
最小铸孔1-197
铸造内圆角及过渡尺寸(JB/ZQ 4255—1997)1-198
铸造外圆角(JB/ZQ 4256—1997)1-198
铸造斜度1-199
法兰铸造过渡斜度(JB/ZQ 4254—1997)1-199凸出部分最小尺寸(JB/ZQ 4169—1997)1-199
加强筋1-199
孔边凸台1-200
内腔1-200
凸座1-200
4铸造公差(摘自GB/T 6414—1999)1-200
5铸件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摘自JB/ZQ 4169—1997)1-201
6铸铁件(摘自JB/T 5000.4—1998)、铸钢件(摘自JB/T 5000.6—1998)、有色金属铸件(摘自JB/T 5000.5—1998)等铸件通用技术条件1-209
第3章锻造和冲压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1-2101锻造1-210
1.1金属材料的可锻性1-210
1.2锻造零件的结构要素(摘自GB/T 12361—2003、JB/T 9177—1999)1-211
模锻斜度(摘自GB/T 12361—2003)1-211
圆角半径(摘自GB/T 12361—2003、
JB/T 9177—1999)1-211
截面形状变化部位外圆角半径值(a)和内圆角半径值(b)(摘自GB/T 12361—2003)1-212
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曲轴的凹槽圆角半径(摘自JB/T 9177—1999)1-212
最小底厚(摘自JB/T 9177—1999)1-213
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摘自JB/T 9177—1999)1-214
腹板最小厚度(摘自JB/T 9177—1999)1-215
最小冲孔直径、盲孔和连皮厚度(摘自JB/T 9177—1999)1-215
扁钢辗成圆柱形端尺寸1-216
圆钢锤扁尺寸1-216
1.3锻件设计注意事项1-216
2冲压1-218
2.1冷冲压零件推荐用钢1-218
2.2冷冲压件的结构要素1-219
冲裁件的结构要素(摘自JB/T 4378.1—1999)1-219
弯曲件的结构要素(摘自JB/T 4378.1—1999)1-219
拉深件和翻孔件的结构要素1-220
铁皮咬口类型、用途和余量1-221
卷边直径1-221
通风罩冲孔(摘自JB/ZQ 4262—1997)1-222
零件弯角处必须容纳另一个直角零件的做法1-222
最小可冲孔眼的尺寸(为板厚的倍数)1-222
翻孔尺寸及其距离边缘的最小距离1-222
加固筋的形状、尺寸及间距1-223
弯曲件尾部弯出长度1-223
冲出凸部的高度1-223
箱形零件的圆角半径、法兰边宽度和工件高度1-223
冲裁件最小许可宽度与材料的关系1-223
箍压时直径缩小的合理比例1-223
2.3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 13914、13915、13916—200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摘自GB/T 15055—1994)1-224
平冲压件和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1-224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 13916—2002)1-229
2.4冷挤压件结构要素1-230
冷挤压件的分类1-231
确定结构要素的一般原则1-231
冷挤压件结构要素1-232
2.5冷冲压、冷挤压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232
3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摘自JB/T 5000.8—1998)1-235
第4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1-236
1焊接1-236
1.1金属常用焊接方法分类、特点及应用1-236
1.2金属的可焊性1-240
钢的可焊性1-240
铸铁的可焊性1-241
有色金属的可焊性1-242
常用异种金属间的可焊性1-243
1.3焊接材料及其选择1-246
不同焊接方法采用的焊接材料及其作用1-246
焊条、焊丝及焊剂的分类、特点和应用1-249
对焊条、焊丝及焊剂工艺性能的要求1-256
不同药皮类型焊条工艺性等比较1-258
选择焊条的基本原则1-260
几种常用钢材的焊条选择举例1-261
几种常用钢材埋弧焊焊剂与焊丝的选配举例1-266
焊条的型号和牌号1-271
不锈钢焊条型号表示1-273
焊条、焊丝和焊剂1-280
1.4焊缝1-304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及注法(摘自GB/T 5185—2005)1-304
焊缝符号表示方法(摘自GB/T 324—1988、GB/T 12212—1990)1-305
碳钢、低合金钢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摘自GB/T 985—1988)1-318
不同厚度钢板的对接焊接1-322
有色金属焊接坡口型式及尺寸1-322
焊缝强度计算1-323
焊缝许用应力1-327
1.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摘自GB/T 19804—2005)1-329
角度尺寸公差1-329
1.6钎焊1-331
各种钎焊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范围1-331
钎料和钎剂的选择原则1-332
钎料的选择1-333
典型钎焊的接头型式1-334
钎焊接头的间隙1-335
钎料1-336
钎剂1-340
1.7塑料焊接1-343
热塑性塑料的可焊性1-343
塑料焊接温度1-343
硬聚氯乙烯塑料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1-343
1.8焊接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344
2铆接1-350
2.1铆接设计注意事项1-350
2.2型钢焊接接头尺寸、螺栓和铆钉连接规线、最小弯曲半径及截切1-351
等边角钢1-351
不等边角钢1-353
热轧普通槽钢1-355
热轧普通工字钢1-356
板材最小弯曲半径1-357
管材最小弯曲半径1-358
扁钢、圆钢弯曲的推荐尺寸1-359
角钢坡口弯曲c值1-360
角钢截切角推荐值1-360
3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3—1998)1-360
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1-3621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362
2一般标准1-365
标准尺寸(摘自GB/T 2822—2005)1-365
标准角度(参考)1-366
锥度与锥角系列(摘自GB/T 157—2001)1-366
棱体的角度与斜度(摘自GB/T 4096—2001)1-367
莫氏和公制锥度 (附斜度对照)1-368
60°中心孔(摘自GB/T 145—2001)1-368
75°、90°中心孔1-369
零件倒圆与倒角(摘自GB/T 6403.4—1986)1-369
球面半径(摘自
GB/T 6403.1—1986)1-370
圆形零件自由表面过渡圆角半径和静配合连接轴用倒角1-370
燕尾槽(摘自JB/ZQ 4241—1997)1-370
T形槽(摘自GB/T 158—1996)1-371
砂轮越程槽(摘自GB/T 6403.5—1986)1-372
刨切、插、珩磨越程槽1-373
退刀槽(摘自
JB/ZQ 4238—1997)1-373
滚人字齿轮退刀槽(摘自JB/ZQ 4238—1997)1-374
弧形槽端部半径(摘自GB 1127—1997)1-374
分度盘和标尺刻度(摘自JB/ZQ 4260—1997)1-375
滚花(摘自GB/T 6403.3—1986)1-375
锯缝尺寸(摘自JB/ZQ 4246—1997)1-375
3冷加工设计注意事项1-376
4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重型机械)(摘自JB/T 5000.9—1998)1-387
第6章热处理1-390
1钢铁热处理1-390
1.1铁-碳合金平衡图及钢的结构组织1-390
1.2热处理方法分类、特点和应用1-392
整体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392
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397
形变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1-403
1.3常用材料的热处理1-412
材料在热处理中的特性1-412
淬透性曲线图及其应用1-414
合金元素对钢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影响1-417
常用材料的工作条件和热处理1-420
1.4如何正确地提出零件的热处理要求1-431
工作图上应注明的热处理要求1-431
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的表示方法(摘自GB/T 12603—1990)1-432
热处理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表示方法(摘自JB/T 8555—1997)1-434
常见的热处理技术要求的标注错例1-438
制定热处理要求的要点1-439
几类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实例1-446
1.5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1-454
一般要求1-454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殊要求1-462
2有色金属热处理1-464
2.1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选用1-464
2.2铝及铝合金热处理1-465
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应用1-465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应用1-467
2.3铜及铜合金热处理1-468
2.4钛及钛合金热处理1-469
2.5镁合金的热处理1-470
第7章表面技术1-473
1表面技术的分类和功能1-473
1.1表面技术的含义和分类1-473
1.2表面技术的功能1-474
2不同表面技术的特点1-477
2.1表面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477
2.2各种薄膜气相沉积技术的特点对比1-485
3电镀1-486
电镀层的分类1-487
金属镀层的特点及应用1-488
镀层选择1-489
4复合电镀1-492
复合电镀的优缺点1-492
复合电镀的类型和应用1-492
5(电)刷镀1-494
不同工况下镀层的选择1-494
在不同金属材料上的电刷镀1-495
单一镀层安全厚度和夹心镀层1-496
6纳米复合电刷镀1-496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原理、特点和应用1-496
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的性能1-497
7热喷涂1-499
不同热喷涂方法的技术特性比较1-500
喷涂基体表面基本设计要求1-501
热喷涂材料的选择原则1-501
涂层类别、特性及其喷涂材料选择1-502
热喷涂应用实例1-507
8塑料粉末热喷涂1-510
塑料粉末热喷涂的特点、涂料类别、涂层性能和应用1-511
塑料粉末喷涂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1-512
塑料涂层的应用实例1-513
塑料喷涂对被涂件结构的一般要求1-514
9粉末渗镀锌(摘自JB/T 5067—1999)1-514
镀层厚度等级及厚度值1-514
10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1-515
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的特点及应用1-515
离子镀TiN、TiC化合物镀膜1-516
11化学转化膜法(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和金属着色处理1-516
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的特点与应用1-516
金属着色处理1-517
12喷丸、滚压和表面纳米化1-518
喷丸原理与应用1-518
滚压原理与参数1-518
滚珠滚压加工对碳钢零件表面性质的改善程度1-519
表面强化使疲劳强度增加的百分数1-519
各种表面强化方法的特点1-520
表面纳米化1-520
13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1-521
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的含义、特点及比较1-521
激光束、电子束表面强化和离子束注入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521
14涂装1-528
涂装技术的涂层体系和涂料的设计选用1-528
按不同因素选择涂料1-529
耐热涂层1-532
三防(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涂层系统1-533
各种涂装类别所用油漆的通用技术要求(摘自JB/T 5000.12—1998)1-535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12—1998)1-537
15复合表面技术1-539
15.1以增强耐磨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39
电镀、化学镀复合材料及其复合涂层1-539
多层涂层1-542
功能梯度涂层1-545
含表面热处理的复合强化层1-546
含激光处理的复合强化层及其他表面技术的复合1-550
15.2以增强耐蚀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54
耐蚀复合镀层和多层镍-铬镀层1-554
镍镉扩散镀层和金属-非金属复合涂层1-555
有机复合膜层1-557
自蔓延技术制备钢基陶瓷复合材料和耐高温热腐蚀复合涂层1-558
15.3以增强固体润滑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561
复合镀固体润滑材料和气相沉积复合膜和多层膜1-561
含扩渗改性的表面膜层1-565
金属塑料复合材料1-567
黏结固体润滑膜1-568
15.4以提高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的表面复合涂层1-571
16陶瓷涂层1-572
17表面技术的设计选择1-575
17.1表面(复合表面)技术设计选择的一般原则1-575
17.2涂覆层界面结合的类型、原理和特点1-578
17.3镀层和不同材料相互接触时的接触腐蚀等级1-580
17.4镀层厚度系列及应用范围1-581
17.5不同金属及合金基体材料的镀覆层的选择1-587
17.6表面处理的表示方法1-588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1-588
表面涂料涂覆(摘自GB/T 4054—1983)1-590
18有色金属表面处理1-591
铝及铝合金的氧化与着色1-591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1-594
第8章装配工艺性1-597
1装配类型和方法1-597
2装配工艺设计注意事项1-597
3转动件的平衡1-606
3.1基本概念1-606
3.2静平衡和动平衡的选择1-607
3.3平衡品质的确定(摘自GB/T 9239—1988)1-607
3.4转子许用不平衡量向校正平面的分配(摘自GB/T 9239—1988)1-609
3.5转子平衡品质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参考)1-611
4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0—1998)1-612
4.1一般要求1-612
4.2装配连接方式1-612
4.3典型部件的装配1-613
4.3.1滚动轴承1-613
4.3.2滑动轴承1-614
4.3.3齿轮与齿轮箱装配1-616
4.3.4带和链传动装配1-616
4.3.5联轴器装配1-617
4.3.6制动器、离合器装配1-617
4.4平衡试验及其他1-617
4.5总装及试车1-618
5配管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1—1998)1-618
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6221工程用塑料零件设计要素1-622
1.1塑料分类、成形方法及应用1-622
1.2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1-623
1.3工程用塑料零件的结构要素1-624
1.4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塑料轴承的配合间隙1-625
1.5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626
2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629
2.1粉末冶金的特点及主要用途1-629
2.2粉末冶金零件最小厚度、尺寸范围及其精度1-629
2.3粉末冶金零件设计注意事项1-629
第10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1-632
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632
1.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摘自GB/T 12985—1991)1-632
1.2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龄范围的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数据(摘自
GB/T 10000—1988)1-634
1.3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摘自GB/T 13547—1992)1-640
人体立姿尺寸1-640
人体坐姿、跪姿、俯卧姿及爬姿尺寸1-641
1.4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原则及其数值(摘自GB/T 14776—1993)1-643
1.4.1工作岗位尺寸设计1-645
1.4.2工作岗位尺寸设计举例1-647
2人体必需和可能的活动空间1-649
2.1人体必需的空间1-649
2.2人手运动的范围1-649
2.3上肢操作时的最佳运动区域1-649
2.4腿和脚运动的范围1-649
3操作者有关尺寸1-650
3.1坐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最佳尺寸1-650
3.2工作坐位的推荐尺寸1-651
3.3运输工具的坐位及驾驶室尺寸1-652
3.4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有关尺寸1-652
4手工操作的主要数据1-653
4.1操作种类和人力关系1-653
4.2操纵机构的功能参数及其选择1-655
5工业企业噪声有关数据1-657
6照明1-658
7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舒适度区域和振动引起疲劳的极限时间1-658
8安全隔栅及其他1-659
8.1安全隔栅1-659
8.2梯子(摘自GB 4053.1,4053.2—
1993)及防护栏杆(摘自GB 4053.3—1993)1-660
8.3倾斜通道1-662
第11章符合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
设计准则1-6631符合造型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3
2符合载荷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4
3符合公差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69
4符合材料及其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71
铸钢、铸铁件等及材料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671
镁合金件合理的结构设计1-674
第12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1-678
1装运要求1-678
1.1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 5000.13—1998)1-678
1.2有关运输要求1-679
2设备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1-681
2.1混凝土基础的类型1-681
2.2地脚螺栓1-682
地脚螺栓的种类和选用1-683
地脚螺栓的外露长度1-683
2.3设备和基础的连接方法及适应范围1-683
3垫铁种类、型式、规格及应用1-685
参考文献1-687

第1章机械制图2-3
1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 14689—1993)2-3
2标题栏和明细栏(摘自
GB/T 10609.1~2—1989)2-4
3比例(摘自GB/T 14690—1993)2-4
4图线(摘自GB/T 4457.4—2002)2-5
5剖面符号(摘自GB/T 4457.5—1984)2-7
6图样画法2-9
6.1视图(摘自GB/T 17451—1998、
GB/T 4458.1—2002)2-9
6.2剖视图和断面图(摘自GB/T 17452—1998、
GB/T 4458.6—2002)2-15
6.3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 16675.1—1996)2-22
7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摘自GB/T 4458.2—2003)2-39
8尺寸注法2-39
8.1尺寸注法(摘自GB/T 4458.4—2003)2-39
8.2尺寸注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 16675.2—1996)2-45
9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摘自GB/T 4458.5—2003)2-55
10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摘自GB/T 15754—1995)2-56
1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摘自GB/T 4459.1—1995)2-58
11.1螺纹的表示方法2-58
11.2螺纹的标记方法2-59
12齿轮、花键表示法(摘自GB/T 4459.2—2003、
GB/T 4459.3—2000)2-62
13弹簧表示法(摘自GB/T 4459.4—2003)2-66
14中心孔表示法(摘自GB/T 4459.5—1999)2-68
15动密封圈表示法(摘自GB/T 4459.6—1996)2-69
16滚动轴承表示法(摘自GB/T 4459.7—1998)2-74
17齿轮、弹簧的图样格式2-80
17.1齿轮的图样格式(摘自GB/T 4459.2—2003)2-80
17.2弹簧的图样格式(摘自GB/T 4459.4—2003)2-81
18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与给出方式(摘自JB/T 5054.2—2000)2-82
19常用几何画法2-84
20展开图画法2-88
第2章极限与配合2-91
1极限与配合基础2-91
1.1术语、定义及标法(摘自GB/T 1800.1—1997、GB/T 1800.2—1998)2-91
1.2标准公差数值表(摘自GB/T 1800.3—1998)2-94
2公差与配合的选择2-95
2.1基准制的选择2-95
2.2标准公差等级和公差带的选择2-95
2.2.1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2-95
2.2.2公差带的选择(摘自GB/T 1801—1999)2-101
2.3配合的选择2-103
2.4配合特性及基本偏差的应用2-103
2.5应用示例2-110
2.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数值(摘自GB/T 1800.4—1999)2-111
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摘自GB/T 1804—2000)2-153
3.1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2-153
3.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2-153
3.3一般公差的标注2-154
4在高温或低温工作条件下装配间隙的计算2-154
5圆锥公差与配合2-155
5.1圆锥公差(摘自
GB/T 11334—2005)2-155
5.1.1适用范围2-155
5.1.2术语、定义及图例2-155
5.1.3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2-156
5.1.4圆锥公差的数值2-157
5.2圆锥配合(摘自
GB/T 12360—2005)2-159
5.2.1适用范围2-159
5.2.2术语及定义2-159
5.2.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2-161
5.2.4内、外圆锥轴向极限偏差的计算2-162
第3章形状和位置公差2-167
1术语与定义(摘自GB/T 1182—1996、
GB/T 4249—1996、
GB/T 16671—1996)2-167
2形位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摘自GB/T 1182—1996)2-171
3形位公差的符号及其标注(摘自GB/T 1182—1996)2-182
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择2-189
5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值或数系表及应用举例2-204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4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6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08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10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12
第4章表面结构2-214
1概述2-214
1.1表面结构的概念2-214
1.2表面结构标准体系2-214
2表面结构参数及其数值2-215
2.1表面结构参数2-215
2.1.1评定表面结构的轮廓参数(摘自GB/T 3505—2000)2-215
2.1.2基本术语和表面结构参数的新旧标准对照2-221
2.1.3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及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数值
(摘自GB/T 1031—1995)2-221
2.2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摘自GB/T 10610—1998)2-223
2.2.1参数测定2-223
2.2.2测得值与公差极限值相比较的规则2-223
2.2.3参数评定2-224
2.2.4用触针式仪器检验的规则和方法2-224
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摘自
GB/T 131—2006)2-226
3.1标注表面结构的方法2-226
3.2表面结构要求图形标注的新旧标准对照2-233
3.3表面结构代号的含义及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2-234
4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2-236
4.1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2-236
4.2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2-237
4.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2-237
4.3.1选用原则2-238
4.3.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用实例2-238
第5章孔间距偏差2-250
1孔间距偏差的计算公式2-250
2按直接排列孔间距允许偏差2-251
2.1连接型式及特性2-251
2.2一般精度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2
2.3精确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2
3按圆周分布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3
3.1用两个以上的螺栓及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3
3.2用两个螺栓或螺钉及任意数量螺栓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5
3.3用任意数量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57
参考文献2-258

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
1黑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3
钢铁产品牌号中化学元素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0)3-3
钢铁产品牌号中表示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的符号(摘自
GB/T 221—2000)3-3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221—2000、GB/T 700—2006)3-4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其含义3-8
2钢铁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条件3-11
2.1一般用钢3-11
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700—2006)3-11
优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699—1999)和锻件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13
低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1591—1994)3-19
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3077—1999)和锻件用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22
弹簧钢及轴承钢(摘自GB/T 1222—1984、GB/T 18254—2002)3-38
不锈钢、耐热钢(摘自GB/T 1220—1992、
GB/T 1221—1992)3-41
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摘自JB/T 6398—1992)3-55
工具钢(摘自GB/T 1298—1986、
GB/T 1299—2000)3-57
耐候钢(摘自GB/T 4172—2000、
GB/T 4171—2000)3-63
大型轧辊件用钢(摘自JB/T 6401—1992)3-65
2.2铸钢3-6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摘自GB/T 11352—1989)3-67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摘自JB/T 6402—1992)3-68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摘自GB/T 7659—1987)3-69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摘自GB/T 8492—2002)3-70
高锰钢铸件(摘自GB/T 5680—1998)3-72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摘自GB/T 2100—2002)3-72
2.3铸铁3-75
灰铸铁件(摘自GB/T 9439—1988)3-75
球墨铸铁件(摘自GB/T 1348—1988)3-77
可锻铸铁件(摘自GB/T 9440—1988)3-78
蠕墨铸铁件(摘自JB/T 4403—1999)3-79
耐磨铸铁与白口铸铁3-79
耐热铸铁件(摘自GB/T 9437—1988)3-81
高硅耐蚀铸铁件(摘自GB/T 8491—1987)3-82
3钢材3-83
3.1钢板3-83
常用钢板、钢带的标准摘要3-83
热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9—2006)3-85
冷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8—2006)3-86
钢板每平方米面积理论质量3-87
锅炉用钢板(摘自GB 713—1997)3-88
压力容器用钢板(摘自GB 6654—1996)3-89
镀锡板、镀铅板(摘自GB/T 2520—2000、
YB/T 5130—1993)3-90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摘自GB/T 2518—2004)3-91
不锈钢冷、热轧钢板(摘自GB/T 3280—1992、
GB/T 4237—1992)3-93
耐热钢板(摘自GB/T 4238—1992)3-97
花纹钢板 (摘自GB/T 3277—1991)3-99
3.2型钢3-100热轧扁钢(摘自GB/T 704—1988)3-100
弹簧扁钢尺寸(摘自GB/T 1222—1984)3-102
热轧圆、方钢和六角钢(摘自GB/T 702—2004、
GB/T 705—1989)3-103
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交货状态的力学性能(摘自GB/T 3078—1994)3-104
热轧等边角钢(摘自GB/T 9787—1988)3-105
热轧不等边角钢(摘自GB/T 9788—1988)3-110
热轧槽钢(摘自GB/T 707—1988)3-114
热轧工字钢(摘自GB/T 706—1988)3-116
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摘自GB/T 11263—2005)3-119
通用冷弯开口型钢(摘自GB/T 6723—1986)3-124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8—2002)3-131
客运汽车用冷弯方形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7—1986)3-139
客运汽车用冷弯矩形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7—1986)3-140
起重机钢轨(摘自YB/T 5055—2005)3-141
重轨(摘自GB 2585—2007)3-142
轻轨(摘自GB/T 11264—1989)3-143
轻轨接头夹板(摘自GB/T 11265—1989)3-144
重轨用鱼尾板(摘自GB/T 185—1963、
GB/T 184—1963)3-145
3.3钢管3-146
低压流体输送焊接管(摘自GB/T 3091—2001)3-146
直缝电焊钢管(摘自
GB/T 13793—1992)3-147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摘自GB/T 12771—2000)3-150
传动轴用电焊钢管(摘自
YB/T 5209—2000)3-153
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摘自GB/T 8162—1999、
GB/T 8163—1999)3-153
无缝钢管尺寸、质量(摘自GB/T 17395—1998)3-157
不锈钢无缝钢管尺寸系列(摘自GB/T 17395—1998)3-162
结构用和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摘自GB/T 14975—2002、
GB/T 14976—2002)3-164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摘自GB/T 3639—2000)3-167
冷拔异型方形钢管(摘自GB/T 3094—2000)3-169
冷拔异型矩形钢管(摘自GB/T 3094—2000)3-171
3.4钢丝3-17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294—2006)3-173
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尺寸、质量(摘自GB/T 342—1997)3-175
重要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032—1993)3-176
优质碳素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3—2006)3-176
合金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1—2006)3-177
碳素弹簧钢丝(摘自GB/T 4357—1989)3-177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力学性能(摘自YB/T 5311—2006)3-178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摘自GB/T 18983—2003)3-179
不锈钢丝(摘自GB/T 4240—1993)3-181
高电阻电热合金(摘自GB/T 1234—1995)3-182
4各国(地区)黑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184
4.1各国(地区)结构用钢钢号对照3-184
4.2各国(地区)不锈钢和耐热钢钢号对照3-192
4.3各国(地区)工具钢钢号对照3-199
4.4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3-202
4.5各国(地区)铸钢钢号对照3-206
4.6各国(地区)铸铁牌号对照3-210
4.7各国(地区)钢铁焊接材料型号与牌号对照3-212
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17
1有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217
常用有色金属和合金元素名称及其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
专用合金名称及其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
有色金属和合金加工产品的状态名称和代号(摘自GB/T 340—1976)3-217
有色合金铸造方法和热处理状态名称及其代号3-217
有色金属和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340—1976)3-218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基础状态、T细分状态代号及新旧代号对照(摘自GB/T 16475—1996)3-219
2铸造有色合金3-220
铸造铜合金(摘自GB/T 1176—1987)3-220
压铸铜合金(摘自GB/T 15116—1994)3-226
铸造铝合金(摘自GB/T 1173—1995)3-227
压铸铝合金(摘自GB/T 15115—1994)3-230
铸造锌合金(摘自GB/T 1175—1997)3-231
压铸锌合金(摘自GB/T 13818—1992)3-231
铸造轴承合金(摘自GB/T 1174—1992)3-232
铸造镁合金(摘自GB 1177—1991)3-235
3有色金属加工产品3-236
3.1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3-236
常用铜及铜合金板(带)、管、棒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3-236
铜及铜合金板材牌号、状态及规格(摘自GB/T 2040—2002)3-239
铜及铜合金带材牌号、状态和规格(摘自GB/T 2059—2000)3-240
铜及黄铜板的理论质量3-241
常用铜及铜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1527—2006、GB/T 1528—1997)3-242
常用铜及铜合金棒规格(摘自GB/T
4423—1992、GB/T 13808—1992)3-244
常用铜及铜合金线材的力学性能和规格3-245
加工铜材牌号的特性与用途3-246
3.2铅及铅合金加工产品3-250
常用铅及铅锑合金板、管的化学成分(摘自GB/T 1470—2005、
GB/T 1472—2005)3-250
铅及铅锑合金板规格(摘自GB/T 1470—2005)3-250
铅及铅锑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1472—2005)3-251
3.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3-253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摘自GB/T 3190—1996)3-253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力学性能3-254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的室温纵向力学性能(摘自GB/T 6892—2006)3-256
铝合金板材理论质量(摘自GB/T 3194—1998)3-258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摘自GB/T 3618—2006)3-259
常用冷拉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0
常用热挤压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1
铝及铝合金冷拉正方形、矩形管规格(摘自GB/T 4436—1995)3-261
等边角铝型材3-262
不等边角铝型材3-265
槽铝型材3-269
加工铝材牌号的特性及用途3-271
3.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3-274
钛及钛合金板材规格(摘自GB/T 3621—1994)3-274
钛及钛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3624—1995)3-274
钛材的室温力学性能(摘自GB/T 3621—1994、
GB/T 3624—1995)3-275
加工钛材的特性与用途3-276
3.5变形镁及镁合金3-277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摘自GB/T 5153—2003)3-277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的命名规则(摘自GB/T 5153—2003)3-278
4各国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278
第3章非金属材料3-291
1橡胶及其制品3-291
1.1常用橡胶品种、特点和用途3-291
1.2橡胶的综合性能3-292
通用橡胶的综合性能3-292
特种橡胶的综合性能3-294
1.3橡胶制品3-295
工业用橡胶板(摘自
GB/T 5574—1994)3-295
设备防腐衬里用橡胶板(摘自GB/T 18241.1—2001)3-296
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摘自GB/T 1186—1992)3-297
输水、通用橡胶软管(摘自HG/T 2184—1991)3-297
耐稀酸碱橡胶软管(摘自HG/T 2183—1991)3-298
织物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摘自GB/T 15329.1—2003)3-299
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的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件(摘自
GB/T 10544—2003)3-300
液化石油气(LPG)橡胶软管(摘自GB 10546—2003)3-301
岸上排吸油橡胶软管(摘自HG/T 3038—1997)3-302
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软管(摘自HG/T 3037—2000)3-302
输送无水氨用橡胶软管压力及尺寸规格(摘自GB/T 16591—1996)3-303
氧气胶管的规格和性能(摘自GB/T 2550—1992)3-304
乙炔胶管的规格和性能(摘自GB/T 2551—1992)3-304
蒸汽橡胶软管及软管组件(摘自HG/T 3036—1999)3-305
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摘自HG/T 3088—1999)3-305
2工程用塑料及制品3-306
2.1塑料组成3-306
2.2塑料分类3-308
2.3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用途及选用3-310
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3-311
工程常用塑料的特点和用途3-314
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3-317
2.4硬聚氯乙烯制品3-318
硬聚氯乙烯层压板材(摘自GB/T 4454—1996)3-318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摘自GB/T 4219—1996)3-319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摘自QB/T 3802—1999)3-322
2.5软聚氯乙烯制品3-325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摘自GB/T 3830—1994)3-325
软聚氯乙烯管(流体输送用)
(摘自GB/T 13527.1—1992)3-326
2.6聚乙烯制品3-326
聚乙烯(PE)挤出板材的规格及性能(摘自QB/T 2490—2000)3-326
聚乙烯管的规格(摘自GB/T 13018—1991)3-327
2.7聚四氟乙烯制品3-328
聚四氟乙烯板、管、棒的规格3-328
聚四氟乙烯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3-329
2.8有机玻璃3-329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摘自GB/T 7134—1996)3-329
浇铸型珠光有机玻璃板材(摘自HG/T 2713—1995)3-330
2.9尼龙制品3-331
尼龙1010棒材及管材规格(摘自JB/ZQ 4196—1998)3-331
尼龙1010棒材及其他尼龙材料性能(摘自JB/ZQ 4196—1998)3-331
2.10泡沫塑料3-332
泡沫塑料制品的规格、性能及用途3-332
泡沫塑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332
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能3-333
3玻璃3-333
钢化玻璃(摘自GB/T 9963—1998)3-333
普通平板玻璃尺寸(摘自GB/T 4870—1985)3-334
平端玻璃直管3-334
扩口玻璃管3-334
水位计玻璃板3-334
液位计用透明石英玻璃管(摘自JC/T 225—1997)3-335
不透明石英玻璃制品(摘自JC/T 182—1997)3-336
4陶瓷制品3-337
陶瓷制品的分类、特点与用途3-337
耐酸陶瓷(化工陶瓷)性能与制品3-338
耐酸耐温砖规格及性能(摘自JC 424—1991)3-340
化工陶管及配件(摘自JC 705—1998)3-340
瓷制填料3-342
过滤陶瓷3-343
耐温、耐磨、耐腐蚀、高强度陶瓷3-344
5石墨制品3-345
石墨制品的类型与应用3-345
石墨耐磨材料的性能与应用3-346
不透性石墨块和石墨管性能3-347
树脂浸渍石墨的耐腐蚀性能3-347
石墨管件3-348
6石棉制品3-350
石棉橡胶板(摘自
GB/T 3985—1995)3-350
耐油石棉橡胶板(摘自GB/T 539—1995)3-350
耐酸、绝缘石棉橡胶板3-350
增强石棉橡胶板3-350
电绝缘石棉纸(摘自JC/T 41—1996)3-351
石棉绳(摘自JC/T 222—1994)3-351
汽车制动器衬片(摘自GB 5763—1998)3-351
汽车离合器面片(摘自GB 5764—1998)3-352
工业机械用石棉摩擦片(摘自GB/T 11834—2000)3-352
7保温、隔热、吸声材料3-353
常用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及规格3-353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的规格及性能(摘自GB/T 3003—1982)3-356
常用吸声材料的性能和规格3-356
8工业用毛毡、帆布3-359
工业用毛毡分类和编号(摘自FZ/T 25001—1992)3-359
平面毛毡的牌号及性能(摘自FZ/T 25001—1992)3-359
特种工业帆布规格、技术性能(摘自FZ/T 66104—1995)3-360
9电气绝缘层压制品3-360
酚醛纸层压板(摘自JB/T 8149.1—2000)3-360
酚醛棉布层压板(摘自JB/T 8149.2—2000)3-361
层压棒(摘自GB/T 5133—1985)3-362
10胶黏剂3-362
10.1结构胶黏剂3-362
10.2通用胶黏剂3-364
10.3特种胶黏剂3-366
耐高温胶3-366
耐低温胶3-368
应变片用胶3-369
胶接点焊用胶3-370
热熔胶3-371
厌氧胶3-372
密封胶3-374
塑料用胶黏剂和其他用途胶黏剂3-377
11涂料3-378
涂料类别、品种及其代号(摘自GB/T 2705—2003)3-378
各类涂料的特点及应用3-378
防锈漆种类和性能3-380
底漆种类和性能3-381
硝基漆种类和性能3-381
天然树脂、醇酸漆种类和性能3-382
其他涂料种类和性能3-382
12其他非金属材料3-384
常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384
机械产品适用木材品种3-385
硬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 2199—1996)3-386
软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 2200—1996)3-386
滤芯纸板(摘自
QB/T 1712—1993)3-386
常用水泥标号、特性及应用(摘自GB 175—1999、GB 1344—1999)3-387
第4章其他材料及制品3-388
1工业用网3-388
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摘自GB/T 5330—2003)3-388
合成纤维网3-389
蚕丝绢网3-390
机织热镀锌六角形钢丝网3-390
气液过滤网3-390
常用丝网除沫器网块结构3-391
钢板网(摘自QB/T 3896—1999)3-391
预弯成型金属丝编织方孔网(摘自GB/T 13307—1991)3-392
重型钢板网3-394
人字形铝板网3-394
铝板网3-394
2金属软管3-395
P3型镀锌金属软管(摘自GB/T 3641—1983)3-395
S型钎焊不锈钢金属软管(摘自GB/T 3642—1983)3-396
3粉末冶金材料3-397
3.1粉末冶金结构材料3-397
粉末冶金烧结铁基结构材料(摘自GB/T 14667.1—1993)3-397
热处理状态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摘自JB/T 3593—1999)3-398
烧结奥氏体不锈钢结构零件材料(摘自GB/T 13827—1992)3-398
3.2粉末冶金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摘自JB/T 3063—1996)3-399
铁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399
铜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399
铜基湿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00
3.3粉末冶金减摩材料3-401
粉末冶金减摩材料类型、特点及应用3-401
粉末冶金含油轴承材料3-402
双金属含油减摩材料3-404
金属塑料减摩材料3-404
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材料3-405
3.4粉末冶金过滤材料3-406
烧结不锈钢过滤元件(摘自GB/T 6886—2001)3-406
烧结钛过滤元件及材料(摘自GB/T 6887—1986)3-408
烧结镍过滤元件(摘自GB/T 6888—1986)3-409
4磁性材料3-410
磁性材料的类型、牌号和用途3-410
铁钴钒永磁合金(摘自GB/T 14989—1994)3-413
变形永磁钢(摘自
GB/T 14991—1994)3-413
5复合材料3-414
5.1复合钢板3-414
不锈钢复合板和钢带3-414
钛-钢复合板(摘自GB/T 8547—1987)3-416
钛-不锈钢复合板(摘自GB/T 8546—1987)3-418
铜-钢复合钢板(摘自
GB/T 13238—1991)3-419
塑料复合薄钢板3-419
塑料-青铜-钢背三层复合自润滑板材3-420
5.2衬里钢管和管件3-420
衬聚四氟乙烯钢管和管件(摘自
HG/T 21562—1994)3-420
衬塑(PP、PE、PVC)钢管和管件
(摘自HG/T 20538—1992)3-423
5.3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玻璃钢)3-424
5.3.1玻璃钢的种类和特点3-424
5.3.2玻璃钢的性能3-424
5.3.3玻璃钢的组成和主要的成型方法3-429
合成树脂及辅助材料3-429
玻璃纤维及制品3-432
玻璃钢主要成型方法、特点及应用3-433
5.4碳纤维增强塑料3-434
5.4.1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3-434
5.4.2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3-435
参考文献3-436

第1章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4-3
1机构的自由度分析4-3
1.1常用术语的概念4-3
1.2机构的运动简图和机动示意图4-4
1.3机构的自由度分析4-9
1.3.1平面机构自由度分析4-9
1.3.2单封闭环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4-10
1.3.3多闭环空间机构及开环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4-14
1.3.4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例题4-14
1.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4-15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4-17
2.1机构的位置和构件上某点的轨迹分析4-18
2.2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4-18
2.2.1矢量图解法4-18
2.2.2解析法4-24
2.2.3瞬心法4-24
2.3高副机构的运动分析4-29
2.3.1用高副低代法求解4-29
2.3.2用高副机构直接求解4-30
3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4-32
3.1杆组静定条件和构件惯性力的计算4-33
3.2运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4-34
3.3机构的受力分析4-35
3.3.1图解计算法4-35
3.3.2用速度杠杆法求平衡力Fp4-36
3.3.3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解析法4-36
3.4惯性力的平衡4-38
3.4.1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旋转构件平衡重力的确定4-39
3.4.2平面机构的平衡4-39
4单自由度机器的动力分析4-43
4.1机器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方程式4-43
4.2机器运动方程的求解4-43
4.3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和飞轮设计4-43
4.3.1机器主轴的平均角速度ωm与速度不均匀系数δ4-48
4.3.2飞轮设计4-48
4.4机械效率的计算4-50
第2章基本机构的设计4-52
1平面连杆机构4-52
1.1四杆机构的结构型式4-52
1.2按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4-52
1.2.1按最小传动角具有最大值的条件设计曲柄摇杆机构4-53
1.2.2按最小传动角设计行程速比系数k=1(φ12=180°)的
曲柄摇杆机构4-54
1.2.3按最小传动角具有最大值的条件设计偏置曲柄-滑块机构4-55
1.2.4根据最小传动角设计双曲柄机构4-55
1.3按照输入杆与输出杆位置关系设计四杆机构4-56
1.3.1几何法4-56
1.3.2分析法4-60
1.3.3实验法4-63
1.4按照连杆位置及连杆点位置综合铰链四杆机构4-63
1.4.1已知连杆三个位置综合铰链四杆机构4-63
1.4.2已知连杆四个位置综合铰链四杆机构4-64
1.4.3圆点曲线及圆心曲线4-65
1.4.4已知连杆上点的位置综合铰链四杆机构4-65
1.4.5轨迹综合4-67
1.4.6相当机构及其应用4-70
1.4.7直线运动机构4-70
2瞬心线机构及互包络线机构4-71
2.1瞬心线机构的工作特点及设计计算的一般原理4-71
2.2非圆齿轮节线设计4-73
2.2.1再现一个给定自变量的函数的非圆齿轮节线设计4-73
2.2.2偏心圆齿轮与非圆齿轮共轭4-75
2.2.3椭圆-卵形齿轮及卵形齿轮传动4-77
2.3互包络线机构的工作特点4-79
2.4互包络线机构的设计4-80
3凸轮机构4-83
3.1凸轮机构的术语及一般设计步骤4-83
3.2凸轮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封闭方式4-85
3.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4-88
3.4基圆半径Rb、圆柱凸轮最小半径Rmin和滚子半径Rr4-89
3.4.1基圆半径Rb对凸轮机构的影响4-89
3.4.2确定基圆半径Rb、Rmin的方法4-89
3.4.3滚子半径Rr的确定4-92
3.5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方程式4-93
3.5.1从动件运动规律4-93
3.5.2基本运动规律的参数曲线4-95
3.5.3常用组合运动规律方程式应用4-97
3.6滚子从动件凸轮工作轮廓的设计4-103
3.6.1作图法4-103
3.6.2解析法4-105
3.7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工作轮廓的设计4-111
3.8圆弧凸轮工作轮廓的设计4-114
3.8.1单圆弧凸轮(偏心轮)4-114
3.8.2多圆弧凸轮4-114
3.9凸轮及滚子结构、材料、强度、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工作图4-116
3.9.1凸轮及滚子结构4-116
3.9.2常用材料4-119
3.9.3强度校核及许用应力4-119
3.9.4凸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4-120
3.9.5凸轮工作图4-120
4分度凸轮机构4-122
4.1分度凸轮机构的性能及其运动参数4-122
4.2弧面(滚子齿式)分度凸轮机构4-122
4.2.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122
4.2.2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4-124
4.2.3弧面分度凸轮的工作曲面设计及其实例计算4-126
4.2.4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计算4-129
4.2.5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主要零件的材料、热处理与技术要求4-131
4.2.6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结构设计要点4-131
4.2.7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零部件图实例4-131
4.2.8弧面凸轮分度箱4-133
4.3圆柱分度凸轮机构4-135
4.3.1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4-135
4.3.2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4-135
4.3.3圆柱分度凸轮的工作轮廓设计4-138
4.3.4圆柱分度凸轮机构主要零件的材料、技术要求及结构设计
要点4-138
4.3.5圆柱分度凸轮轮廓曲面展开为平面矩形时的设计计算4-139
4.4共轭(平行)分度凸轮机构4-140
4.4.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140
4.4.2共轭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4-140
4.4.3用作图法绘制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工作廓线4-144
4.4.4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解析法计算4-145
4.4.5共轭(平行)凸轮分度箱4-147
5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针轮机构4-148
5.1棘轮机构4-148
5.1.1常用型式4-148
5.1.2设计要点4-149
5.2槽轮机构4-150
5.2.1工作原理及型式4-150
5.2.2槽轮机构的几何尺寸和主要运动参数的计算(均布径
向槽)4-152
5.2.3槽轮机构的动力性能4-155
5.3不完全齿轮机构4-156
5.3.1基本型式与啮合特性4-156
5.3.2设计参数的计算4-158
5.3.3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设计计算公式及工作图4-161
5.4针轮机构4-163
5.4.1针轮机构的主要类型和特点4-163
5.4.2针轮机构的设计计算4-164
6斜面机构与螺旋机构4-165
6.1斜面机构的特性指标与计算公式4-165
6.2螺旋机构4-167
6.2.1螺旋机构的特性指标4-168
6.2.2螺旋机构传动型式4-168
6.3参数选择4-169
7往复油(汽)缸机构的运动设计4-169
7.1参数计算4-169
7.2参数选择4-170
7.3运动设计4-171
第3章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4-173
1基本机构的主要组合型式4-173
2凸轮连杆组合机构4-174
2.1固定凸轮连杆组合机构4-174
2.2转动凸轮连杆组合机构4-176
2.3联动凸轮连杆组合机构4-179
3齿轮连杆组合机构4-179
3.1行星轮系与Ⅱ级杆组的组合机构4-179
3.2四杆机构与周转轮系的组合机构4-182
3.3五杆机构与齿轮机构的组合机构4-187
4凸轮齿轮组合机构4-190
4.1输出件实现周期性变速运动的凸轮齿轮组合机构4-190
4.2实现轨迹要求的凸轮齿轮组合机构4-192
4.3输出件实现周期性停歇的凸轮齿轮组合机构4-193
5具有挠性件的组合机构4-194
5.1同步带连杆组合机构4-194
5.2差动式带、链连杆组合机构4-194
第4章机构参考图例4-196
1匀速转动机构4-196
1.1定传动比匀速转动机构4-196
1.2有级变速机构4-201
1.3无级变速机构4-203
2非匀速转动机构4-204
3往复运动机构4-206
4急回机构4-214
5行程放大机构4-216
6可调行程机构4-218
7间歇运动机构4-221
8超越止动及单向机构4-227
9换向机构4-229
10差动补偿机构4-232
11气、液驱动机构4-235
12增力及夹持机构4-239
13实现预期轨迹的机构4-244
14安全保险、制动装置4-250
15定位联锁机构4-255
16伸缩机构4-257
17振动机构4-260
参考文献4-264

读者对象
《机械设计手册》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相关图书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构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气压传动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弹簧·起重运输件·五金件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设计资料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联接与紧固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润滑与密封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控制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轴承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3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2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5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1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4卷)
机械设计手册及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1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2卷)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工程材料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3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4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5卷)

相关评论
auto insurance online khj lexotan 80765 health insurance jbhf seroquel ydyee
home insurance quotes >:D pa health insurance =-] auto insurance rehj
auto insurance online 50194 utah home insurance quote 8599
homeowners insurance florida 358441 priligy side affects 904 levitra :-OOO
valium dkhb mazindol 0268
homeowner s insurance 946 auto insurance ygthqe
cheapest car insurance ayhd melatonin on line 8( cymbalta tlnx medical insurance =(
ultram 10080 tramadol :-D
health insurance quotes 3666 car insurance 045
buy robaxin 63549 ventolin =( fioricet =-DDD
home insurance quotes 9272 auto insurance quotes 333
state auto insurance =]] slots =-)) cheapest car insurance 8-))
buy cialis >:)) ultram :[[[
norvasc heart rate 8))) protonix by mail 805 skelaxin mgdk order denavir gjtkh
cialis levitra viagra 8-)) viagra 937 viagra piller guxjf Kjøp Cialis på nett :-O
buy propecia from usa 96702 phentermine pills 401
car insurance quotes elcun car insurance quotes 9247 online auto insurance 5657
florida auto insurance rhjjw best online slots 96303 car insurance 277
manufactured home insurance 67810 auto insurance quotes 6207 auto insurance qlyr
auto insurance quotes 1813 mobile home insurance florida 038652 car insurance quotes xuzfzy cheap auto insurance 453
auto insurance quotes 1813 mobile home insurance florida 038652 car insurance quotes xuzfzy cheap auto insurance 453
car insurance quotes 452 home owners insurance pskcpu auto insurance rates twlnuc
Sv4Xl1 mkpfomxdnqpz, [url=http://wwmmrkpcslsg.com/]wwmmrkpcslsg[/url], [link=http://lifialovrusw.com/]lifialovrusw[/link], http://fslzttwpbbak.com/
中国石油石化科技书城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经济开发区龙腾大厦大庆油田三合科技书店有限公司   邮编:163458

电子邮件:iaibook@sohu.com     客服电话:0459-5994976


 
                                                       客服时间:周一 至 周六 7:30-19:30   客服QQ: 41094780

                                                         Copyright© 2006 大庆油田三合科技书店有限公司   黑ICP备2022008322号